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处境——读Koolhaas在《domus 005》中的序

处境——读Koolhaas在《domus 005》中的序

早前就买了这本杂志,《domus中文版》第5期:使用中——AMO/雷姆•库哈斯,一直只是粗略的翻阅,库哈斯4个近期建成的作品经过AMO疯狂的解析后,本身并没有太多噱头,而我读书的习惯使我最后才看到这篇Koolhaas的序,这篇简短的文字排除介绍杂志的文字外,提到了现在建筑师的处境,“一种潜在的敌对态度却在建筑师、建筑评论家和公众之间滋生起来。也许是对建筑师们看上去势不可挡的上升趋势无意识的惩罚,针对建筑师们所谓动机的一种普遍性的怀疑态度甚嚣尘上”,而在中国,建筑师的地位似乎还没上升到那个地步就已经遭到质疑,而产生这种质疑的人群不能说是建筑评论家和公众,建筑评论家:我们能说谁是建筑评论家;公众:普遍意义上的公众审美意识仍没有觉醒。是或多或少参与其中的建筑师自己或开发商,是他们在质疑建筑师的能力及态度,“距今仅仅几十年前,至少人们认为建筑师的意图是良好的,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是善意的。而现在,人们眼中的建筑师是俗不可耐的,丧失了曾经的诚实和正直,甚至怀疑他们的动机只是为了出名”。我不清楚几十年前的情况,至少在几年前我读书时还憧憬着这个行业,有那么几个喜欢的国内建筑师,他们也写下过各自对于建筑与土地的热诚,现在的建筑师(不管成功与否)大都都在埋怨,有的埋怨行业规则,有的埋怨开发商,有的埋怨政策,有的埋怨其他建筑师……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很多“目的性不明确”出来的设计,它们往往失去了责任感——对于公众的生活,对于甲方手中的钱,“对于行业中的新职责,他们像遇到瘟疫一样避之惟恐不及;成本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他们与那些认真热诚的前辈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杰作也会有漏洞”。在Koolhaas提到的由建筑师、评论家、大众所构成的所谓“百慕大三角”在中国,情况变的复杂,目前看上去可以代表大众需求的是房地产之类的“甲方”,然而去掉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之外,不知道有几分是真正为了大众利益考虑的,每块土地经过“甲方”的研发、策划,给予一个定位(看上去这些过程都是为了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居民),然后这块地到了建筑师的手中,在这个定位的指导下建筑师开展工作,这么一说,这些“甲方”一方面属于大众里面那些发言者,一方面又属于建筑设计的指导者。除了这些,社会上还出现了更多“擅自”为城市、公众思考的“机构”,如文章中提到的“市场策略、边缘杂志、疯狂的兼职工作者、混杂不堪的自由作家、反对冒险的政治考量、过分充斥的电视画面、学院的金科玉律……”,而我们这些“专业”从事设计行业的却混沌了,从然不知为何而设计,不清楚将我们的设计立足何方,在压抑、自恋(自谦)的情绪下、信息过度繁杂的时代里思考真正的土地和大众需要什么是如今建筑师的处境。

撰文:F伯爵
2006.12.15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