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9, 2007

关于毕业设计

昨天与刘晖老师聊到毕业设计,内容希望对07年即将做毕设的同学一个帮助。。。
(注:刘晖老师是鄙人的毕设导师)


liuhui 14:07:49:你来刚好,又要毕业设计了,有什么好的建议?选题,学生组成。
F伯爵 14:11:18:我觉得以前我们的题目偏大,包括现在的一些竞赛,但是切入点是否可以小一点,反而会不会看的远一些
liuhui 14:12:45:有道理。学生总是想做竞赛,你觉得有意思,或有帮助吗?
liuhui 14:14:15:当时去年毕业设计完成后,自己也认真写过一份总结。想到很多问题。
F伯爵 14:15:47:其实竞赛不同与设计课题的只是它的主题可能是现在或将来的热门话题。。。学生做竞赛时感觉自己在应对一些社会问题,其实我觉得做做挺好
F伯爵 14:16:29:是么?老师觉的有那些问题呢?
liuhui 14:17:16:时间短,怎样能尽快进入角色,老师和学生。竞赛题目是一起面对的,没有太多时间准备。
F伯爵 14:19:15:确实,我觉得解题,怎样在我们的环境下认识题目很重要
liuhui 14:18:27:作业成果小组和个人很难分清。会有问题,你很清楚。
F伯爵 14:20:21:对,每个人的积极性~``
liuhui 14:20:00: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也很重要。理想和实际的差距,需要一个真正的团队。
F伯爵 14:20:59:我之前也犯过一个大错
F伯爵 14:21:53:我一开始就在一个人想问题,而不是一个团队想问题

liuhui 14:21:19:不仅是这些。
F伯爵 14:22:33:啊?老师说说
liuhui 14:23:52:真正方案设计的时间太少,磨蹭到最后有点麻木了。
F伯爵 14:27:14:恩,想太多,走不出来。。。
F伯爵 14:27:55:对景观设计的理解有错
liuhui 14:27:03:这是一,也是最重要的。热情少了,少了惊喜。第二,老师学生之间沟通不够,不是大家不想沟通,是意识和方法不太有效。
F伯爵 14:30:23:小组的形式确实收限于成员的积极性,老师又不能强加督促~~`太难了
F伯爵 14:32:19:每次开会都一言不发。。。
F伯爵 14:33:07:还是低年级的时候比较激情一点 ,还举手回答问题呢
F伯爵 14:35:01:我发现学生还是对直观一点的东西感兴趣:图片,模型等,所以怎么让学生说话是个问题成员之间也是,怎么开始对话很重要

liuhui 14:34:48: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差。毕业设计有很多写作的环节:开题报告、中期总结、调研报告、设计说明书等,表现出写作方法和文笔方面的差距。五年的教育中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写作方面需要态度认真,了解方法。
F伯爵 14:36:51:呵呵,而且现在的网络更抹杀了一些创作、思考的冲动
F伯爵 14:38:59:是,毕业设计前就没有这方面的训练

liuhui 14:38:54:大家将设计当作上课和交作业了。
F伯爵 14:42:53:毕业设计,是不是应该除了导师以外另外安排一个或几个类似“辅导员”一样的人,介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带动学生,也可以辅助老师
F伯爵 14:44:40:研究生的作用不能发挥,他们应该在方法和认识上提供帮助
liuhui 14:44:45:是的,今年来了一个年轻老师,刚从英国回来,和我一起带。我挺累,本来不想带了。想法只有付出,没有回馈是累的。
F伯爵 14:49:02:而且现在学校搞的学生做毕业设计做不好,心慌慌各种各样的事,觉得马上学校就不要自己了,找工作呀,什么的。。。
F伯爵 14:53:44:不过一切都有过程,慢慢的会越来越好的,老师还是要坚持呀 F伯爵 14:54:04 liuhui 15:00:48:学校搞得? 为什么这么说。

liuhui 15:02:08:你们那套图纸其实挺好,就是外人一下子很难看懂。
liuhui 15:03:08:简单而直白,挺难的

F伯爵 15:04:12:是

……
F伯爵 15:08:20:恩,确实,这个专业还没有专业话起来
F伯爵 15:08:25:专业化
F伯爵 15:08:40:不系统

liuhui 15:08:26:很难。需要十年。
F伯爵 15:09:52:评分的老师应该选一些外校景观老师参与
liuhui 15:09:33:西安没有太多。

……

工作的含义

我想想、我想想,对,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文名好象叫《时尚女魔头》,这部电影看上去象个普通的商业轻喜剧,其实阐明了主人翁在某一时期对生活、工作的理解,当然影片最后描写了她对人生的另一种选择,这到不是我现在关心的,而是影片前半段她慢慢认识职业,了解工作真正的含义。。。
我现在作的就是在慢慢理解工作的含义
一些人问我在哪儿工作,想一直在这儿工作么?我不太会回答这样的问题,罗纳尔多在国米时也没想到他快要去A米了吧,这个问题应该不属于工作的范畴,而对于罗而说,真正的工作是无论在哪儿都要好好T球,对我而说,就是好好做事。。。

Friday, January 26, 2007

《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Arthur and the Minimoys

昨晚去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吕克·贝松童趣了一下,还是挺好看的……听说吕克·贝松的关于亚瑟的故事还有很多,长大之前,亚瑟的冒险还得继续。。。


就是不知道这位一门心思要隐退的导演(吕克·贝松)考虑过拍续集没~

影片名:《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Arthur and the Minimoys
导演/编剧:吕克·贝松
主演:
米娅·法罗
弗莱迪·海默
地区:法国、美国
上映:2007年1月19日(中国)




domus+中国78位建筑师/设计师

前一阵子拿到这本书,吴工入选了,而挑选的作品是我参加的“青年阶”项目,虽然我的名字只是在一个角落里,不过还是很高兴,算是对2006半年工作的鼓励吧……



Wednesday, January 24, 2007

《启示录》Apocalypto


昨天看了这部号称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影片的名称不小,导演名头不小,影片的气势也不小,但总觉得最后“启示”出来的东西平常了点。。。看上去是把《新世界》换了角度拍了一下……
不过导演试图表达自己对玛雅文明的认识,试图推测玛雅文明的消失原因,胆量可嘉。。。但总是失望,可能违背了我们心中对那伟大的“玛雅文化”的印象……

中文名称:启示录
英文名称:Apocalypto
发行时间:2006年
电影导演: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


介绍一下梅尔·吉布森:

梅尔·吉布森恐怕是除了克林特·伊斯伍德之外,从演员转型到导演的最成功的范例了。 导演处女作《勇敢的心》就让他一举囊括了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并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而第二部《耶稣受难记》更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疯狂纪录,从头到尾都毁誉两极的舆论态度,并没妨碍这部片在全世界卖了惊世骇俗的六亿美元票房,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独立制作影片。
这次并不疯狂,反而将原本大家对“玛雅文化”的疯狂认识降至原点,“究竟是文明还是野蛮,是神秘还是血腥”……

Tuesday, January 23, 2007

关于杂技_续椅子顶

关于杂技:这是群里面liu兄引用勒.柯布西耶全集--第6卷·1952-1957年 里面的话……看来不是中国建筑师现在的处境,由来以久的一种状态呀,呵呵。。。
.......................................................................................................................................................

liu(*********) 18:04:25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个人可以呼吸--他要承担各种工作,他要尝试各种创造,他表演着不可抗拒且无懈可击的杂技,关乎比例、关乎功能、关乎目的、关乎效率;在马戏场内,观众屏住呼吸注视着他,人们想看看这个人以他那危险的跳跃方式是否可以走到紧张的悬索的另一端。为此,他要日复一日地训练自己;为此,他要戒除千种无效的,甚至会将人引入歧途的动作。但这些都不重要,人们只关心一点--他是否达到目标,到达悬索的另一端,到达对面的吊杆!这是浸透了冒险的命运,每天24小时,日复一日,每天都要完成必需的训练:不偏不倚的目标、规律持久的努力、精确到位的动作、准确地把握时机、始终保持平衡的状态……如果不是因为其中的刺激令人兴奋,这实在是一项难以忍受的工作。任务总是接踵而至,但每一项新的任务都是对先前疲劳最好的补偿与休息。小姐们,女士们,先生们:当一切都已完成,无论报酬与否,是赚是赔,最终你将发现:那既定的目标将引发一种情感,如此强烈,如此有力(一次又一次--良辰吉日),我们只能称之为"不可言喻"--这个词指示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但奇怪的是,它却无法用确定的语言来表达(为什么?我问自己)。
以上是勒.柯布西耶全集--第6卷·1952-1957年 的引言

椅子顶

椅子顶


上次听老马讲座已经有一阵子了,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开场的一张图片……




这是一张“椅子顶”杂技表演的图片,老马说这好比中国建筑师现在的处境,站在社会的顶端,但是头朝下……也许并不准确,但很形象,很让人寻味。。。以前在电视上看这个表演,就觉得惊险,演员把椅子一个个往上加,有的椅子还斜着,然后演员还要在上面倒立、表演……和重力抗争,我们盖房子也是和重力抗争,想了想老马的话,看来建筑师的处境不只是倒立在社会上层,还要“手舞足蹈”,为了避免摔下来。。。我们追求的不只是头朝下站稳,还要有自己的表演,这种表演受到的各方压力很大,当然现在很多人能站稳不错了,真正能表演的很少……


另外还看到一张图片,看来中国建筑师想在这种状态下求稳,求漂亮,还真不是一个人的事




撰文/F

2006.12.28

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处境——读Koolhaas在《domus 005》中的序

处境——读Koolhaas在《domus 005》中的序

早前就买了这本杂志,《domus中文版》第5期:使用中——AMO/雷姆•库哈斯,一直只是粗略的翻阅,库哈斯4个近期建成的作品经过AMO疯狂的解析后,本身并没有太多噱头,而我读书的习惯使我最后才看到这篇Koolhaas的序,这篇简短的文字排除介绍杂志的文字外,提到了现在建筑师的处境,“一种潜在的敌对态度却在建筑师、建筑评论家和公众之间滋生起来。也许是对建筑师们看上去势不可挡的上升趋势无意识的惩罚,针对建筑师们所谓动机的一种普遍性的怀疑态度甚嚣尘上”,而在中国,建筑师的地位似乎还没上升到那个地步就已经遭到质疑,而产生这种质疑的人群不能说是建筑评论家和公众,建筑评论家:我们能说谁是建筑评论家;公众:普遍意义上的公众审美意识仍没有觉醒。是或多或少参与其中的建筑师自己或开发商,是他们在质疑建筑师的能力及态度,“距今仅仅几十年前,至少人们认为建筑师的意图是良好的,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是善意的。而现在,人们眼中的建筑师是俗不可耐的,丧失了曾经的诚实和正直,甚至怀疑他们的动机只是为了出名”。我不清楚几十年前的情况,至少在几年前我读书时还憧憬着这个行业,有那么几个喜欢的国内建筑师,他们也写下过各自对于建筑与土地的热诚,现在的建筑师(不管成功与否)大都都在埋怨,有的埋怨行业规则,有的埋怨开发商,有的埋怨政策,有的埋怨其他建筑师……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很多“目的性不明确”出来的设计,它们往往失去了责任感——对于公众的生活,对于甲方手中的钱,“对于行业中的新职责,他们像遇到瘟疫一样避之惟恐不及;成本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他们与那些认真热诚的前辈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杰作也会有漏洞”。在Koolhaas提到的由建筑师、评论家、大众所构成的所谓“百慕大三角”在中国,情况变的复杂,目前看上去可以代表大众需求的是房地产之类的“甲方”,然而去掉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之外,不知道有几分是真正为了大众利益考虑的,每块土地经过“甲方”的研发、策划,给予一个定位(看上去这些过程都是为了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居民),然后这块地到了建筑师的手中,在这个定位的指导下建筑师开展工作,这么一说,这些“甲方”一方面属于大众里面那些发言者,一方面又属于建筑设计的指导者。除了这些,社会上还出现了更多“擅自”为城市、公众思考的“机构”,如文章中提到的“市场策略、边缘杂志、疯狂的兼职工作者、混杂不堪的自由作家、反对冒险的政治考量、过分充斥的电视画面、学院的金科玉律……”,而我们这些“专业”从事设计行业的却混沌了,从然不知为何而设计,不清楚将我们的设计立足何方,在压抑、自恋(自谦)的情绪下、信息过度繁杂的时代里思考真正的土地和大众需要什么是如今建筑师的处境。

撰文:F伯爵
2006.12.15



城市OR建筑,在某个定义下,两者是相同的……

Wednesday, January 17, 2007

刚来BLOGGER误入旧板,好了,折腾了我几天,FIND YOU!!